离婚协议是指离婚前双方对离婚相关事项所达成的一份书面协议,包括财产分割、抚养子女、探望权等内容。一般来说,离婚协议可以被视为离婚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具体要看是否经过正式程序的认证和备案。
在中国,国家规定需要进行民政局备案才能确保离婚协议得以有效执行。如果离婚协议没有经过民政局备案,而是双方私下达成的,那么在离婚后的执行中可能会出现些许问题。如有一方无法履行协议中的诺言,则另一方需要另行起诉维权,并且由于未经过正式备案,法律效力受到法律认可的可能性会受到影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已经备案的离婚协议,也存在无效的可能性。比如协议中涉及到了未成年人的抚养问题,但是协议的条款与相关法律法规不符合,那么这个协议就是无效的。因此,在制定离婚协议时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只有在离婚协议经过正式的民政局备案后,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协议不符合法律规定或未经过正式程序,则其效力有可能被质疑或无效。因此,在制定离婚协议时,双方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确保协议可行且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