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中,划拨给农村居民住房和生产经营用地的土地。在中国,宅基地制度是保障农民住房和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在宅基地划拨过程中,是否收取国家费用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说,国家并没有规定宅基地划拨需要收取费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宅基地的划拨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性建设,要优先保障农民的居住和生产,应当免费划拨给农民。因此,从法律角度来说,国家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
其次,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方确实存在着“一划就收”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将宅基地划拨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事实上,这种做法违背了宅基地制度的初衷,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并且也与国家对法律规定的要求不一致。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宅基地免费划拨的改革。
最后,在政策方面,国家也明确规定了宅基地免费划拨的政策。例如,2019年4月,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划拨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宅基地的确权登记不得收取费用,宅基地划拨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收费。
总之,从法律、实际情况和政策角度来看,宅基地划拨不应该收取国家费用。尽管在地方实践中存在问题,但国家部门也在积极推进改革,保障农民的利益,让宅基地制度更加健康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