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离婚方式,它的本质是夫妻双方自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由此解除婚姻关系。协议离婚在我国是完全合法的,但是在一些地区,为了保障双方的利益,还要规定协议离婚的冷静期。
冷静期是指双方达成协议后,暂时不办理离婚手续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能让双方更好地考虑是否真的要离婚,以及如何去分割共同财产等等。具体时间是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一般情况下不少于3个月。
那么,协议离婚为什么需要冷静期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避免一时冲动。夫妻之间因为生活琐事或是性格不合等问题,都有可能发生口角,如果在冲动之下就办理离婚手续,后悔就来不及了。另外,在冷静期内,夫妻双方还有机会沟通,看看是否可以通过妥善解决问题,避免离婚的发生。
2.保障双方利益。在离婚时,双方需要达成协议,包括财产分割、抚养子女、赡养父母等等,这些事项需要双方仔细考虑和商议,避免因为一时糊涂或是不公平的协议而遭受损失。
3.遵守法律程序。虽然协议离婚的程序相对简单,但是仍然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其中包括适用地方的规定,如有冷静期则需要等待规定时间后才能办理。
综上所述,协议离婚不一定需要冷静期,但是如果规定了冷静期,那双方最好遵循相关规定,认真考虑离婚的利弊,避免因过度情绪而做出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