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它不仅涉及到公款安全和公共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诚信和人心纷扰。但如果挪用公款后,立即还回去,是否就一定可以免除责任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挪用公款是属于犯罪行为,其严重程度与挪用的金额大小有关,一旦被发现,即便属于一时糊涂行为并且立即归还,也不能完全免除法律责任。因为犯罪并不仅仅是事后归还公款的问题,而是已经造成了破坏,影响到公共资源的稳定和平衡。此外,一时行为往往不是孤立的,背后可能存在的是重重隐患,如行为态度恶劣、缺乏社会责任感等,这些都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
其次,法律并不会因为归还公款就将人从刑事责任中解脱出来,由于挪用公款已构成犯罪,即便归还也不会使其自动免除刑事责任。另外,行政处罚也是少不了的,不同的法规可能有着不同的处罚标准,但一般来说涉及公款的行政处罚算是较为严重的,处罚标准也相对较重。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及时归还公款不能免除刑事责任,但对于个人的情节轻重还是有影响的。如果案件调查显示被告人并无恶意行为,只是由于一时意外导致了挪用行为,可能会对最终判决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是一项严重的违法行为,并且即使归还公款后,犯罪事实也不能被自动免除。而且,即便不能免除刑事和行政处罚,也应该积极表现,及时认错并主动归还公款,以缓和案情,为自己和社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