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间自愿达成的协议,约定了离婚后各自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赡养等事宜。在法律上,离婚协议的效力要经过严格的认定才能生效。
一、民事诉讼法规定,离婚协议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离婚协议中约定的离婚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条款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如果离婚双方在协商过程中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协议,就应当受到改正或者调解,确保协议的合法性。
二、离婚协议的签订应当是以自愿为基础的,离婚双方必须是真正的意思表示,没有被强制或者欺诈等非自愿因素干扰。离婚协议中各项条款必须表达双方真实的自愿意愿,否则将无法作为有效证据。
三、离婚协议需要经过公证和法院的确认。公证员应当确认协议双方的自愿和协议的法律效力。法院审查时需要考虑离婚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是否符合离婚时子女抚养、财产分配等方面的公共利益。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双方必须是真正的自愿意愿,且经过公证和法院确认后才能生效。离婚协议的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离婚后的各种权益及后续的生活。因此,在签署离婚协议前,双方要仔细研究法律规定,切勿轻信抱着侥幸心理,如有疑问,应当向律师或者法院咨询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