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负面影响。法律对此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惩处。在中国,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依据犯罪情节的轻重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了多种不同的刑罚。
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处3年以上、不满7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金额在100万元以下,但情节较重的,也可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涉及巨额公款,可能会被判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死刑。
因此,挪用公款1千万的刑罚应该是不少于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如果案件情节特别严重,比如涉及多次挪用、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等,也可能会被判处更重的刑罚。不管刑罚的轻重如何,挪用公款都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必须严格打击,以维护公共利益的高度利益。同时,也呼吁政府加强监督,建立更为完善的防范机制,避免挪用公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