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管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前可以行使抚养权,但是抚养权不会随着孩子的成年而过期。事实上,抚养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在中国,抚养权一般在孩子未成年之前持续。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受到很多限制和保护。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的抚养权归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有。父母和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履行抚养、教育、保护义务,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知识能力的适当发展。
当孩子成年之后,抚养权就不再是一个法律问题,更多的是由双方协商处理。尽管法院会给予父母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但是成年子女可以自主选择居住地并自行决定需要谁来照顾自己。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可以向成年子女提供经济帮助或给予其他支持,但是这不同于行使抚养权。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父母离异或者没有合法身份,抚养权可以由其他人获得。例如,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无力照顾孩子,法院可以将抚养权授予亲属或其他监护人。这样的抚养权不会主动过期,但是一旦孩子成年或者没有抚养需要,抚养权就不再有效。
总之,抚养权的有效期取决于年龄和实际需要。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属于法定监护人,而成年子女则可以自行决定抚养问题。除非孩子需要长期监护或者无法独立生活,否则抚养权不会随着孩子成年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