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指标是指农民在农村常住地及周围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地上建造、更新、翻修自用住房的批准指标。它是农民用来建房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障农民的住房权益、增加农村居民的居住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农村宅基地指标会过期吗?这是很多农民所关心的问题。
实际上,农村宅基地指标是有有效期限的。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能够享有的期限为70年,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年限,实际上农村宅基地指标的有效期限为40-70年左右。
此外,也有设区的市、自治州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宅基地管理条例特别规定使用年限。比如,北京市规定宅基地使用年限为40年;广东省规定宅基地使用年限为50年。
但是,即便是有一个明确的有效期限,也不意味着指标就会在有效期限之后自动失效。在草地法修订后,指标也会有相应的更新保护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宅基地使用年限届期前5年内,由村民委员会、承包办、镇政府等相关部门主动向宅基地权属人提出续期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宅基地、耕地、荒山退耕还林等予以续期,并按照相关规定形成相应的证书,为农民合法建房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指标是有有效期限的,但它不会直接失效,而是在有效期限届满前可以申请续期。农民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宅基地使用年限,提前做好续期工作,确保自己的住房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