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拆迁安置房是指政府在进行城市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强制征收、拆除居民住房后,为满足被拆迁居民的安居需求,在规划区域内或邻近区域内建设的住房,通常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或租赁给被拆迁的居民。随着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拆迁安置房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交易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
从法律层面来看,拆迁安置房属于国有财产,归政府所有,个人使用权授权给被拆迁居民,一般不允许转让或出售。此外,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1条规定,禁止通过虚假、欺诈、胁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拆迁补偿金、安置房等。因此,将拆迁安置房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是不合法的行为。
但实际情况却存在一些被称为“黑中介”的组织或个人,以各种套路骗取拆迁户住房使用权,再以高价转手交易获得暴利。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极易伤害受害者的合法权益,造成社会不安。因此,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打击违法炒作行为,切实维护公共资源的合法、公正使用。
在整个拆迁安置过程中,政府应该尽力保障拆迁居民的利益和权益,加强社会保障力度,确保被拆迁居民有一个安稳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如果拆迁安置房的使用权能够真正落实到被拆迁居民手中,满足他们实际居住需求,那么交易问题自然能够得到解决。不过,这需要政府规范管理、强化执法、推进住房保障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拆迁居民的权益,促进城市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