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夫妻解除婚姻关系的重要程序,在许多情况下,夫妻双方需要签署离婚协议来解决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具体问题。虽然离婚协议对双方来说可以节约时间、金钱,但是签署离婚协议后,夫妻双方是否需要注意相关法律风险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离婚协议是可以获得法律保护的。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离婚应当协议解决,如果一方不配合离婚协议,另一方可以诉至法院强制执行。离婚协议可以是书面或口头约定,如果符合法律规定、有法律效力和社会效益,离婚协议就可以被法律认可和保护。
但是,离婚协议只有在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的前提下才会受到法律保护:
1. 协议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双方经过完全、范围广泛的协商协议;
2. 协议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等要求;
3. 离婚协议在双方都明确自愿的情况下签署。
此外,离婚协议里面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确切、详细、明细、清晰,每一条约定都应当尽量真实、全面、恰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夫妻双方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离婚协议并不能完全代替法律程序,特别是对于重大争议或纠纷更加复杂的离婚案件,在签署离婚协议之前还是需要考虑在法律程序下得到合理、公正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