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村庄集体土地上为农民住房建设所用的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户集体所有的,属于国家统一管理的土地资源。按照我国《宅基地条例》,只有经过国家行政部门的审批,取得了宅基地的建设用地批准、用地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相关手续,且其建筑物已经竣工验收的,才能获得宅基地证。因此,没有取得宅基地证的农村宅基地,就不能算是合法的宅基地,既不能进行买卖,也不能进行抵押、租赁等操作。
没有取得宅基地证的农村宅基地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因为其在法律上是不存在的,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其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此外,没有取得宅基地证的农村宅基地,也无法享受法定的土地承包、流转、抵押等权利,限制了宅基地的使用和流转,对农民的财产权、经济利益等方面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未经审批的农村宅基地还可能面临着被国家征收、收回的风险,可能给不少农民带来不可预料的损失。
因此,尽管没有取得宅基地证的农村宅基地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的买卖需求,但这种操作是非法的,不仅会给买卖双方带来很大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也会对整个农村宅基地的政策实施造成不良影响。建议农民在购买农村宅基地时,一定要先确认该宅基地是否已经取得了宅基地证,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也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宅基地管理,杜绝非法农村宅基地的存在,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