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在夫妻离婚或者分居的情况下,对子女的监护和抚养的权利和义务。在夫妻离婚后,抚养权的归属成为一大争议点,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成长和生活。当夫妻双方不能就抚养权达成一致时,就需要诉诸法院进行解决。
一般情况下,法院会依据以下考虑因素来判定抚养权:
1. 子女的意愿:如果孩子已经达到了法定年龄(6岁及以上),法院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酌情考虑孩子的愿望。但是,孩子只是一个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2. 父母的抚养能力:孩子的成长需要稳定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因此父母的教育水平、职业、收入等因素也是重要考虑因素,谁能够更好地提供孩子所需的身体和精神的照料和教育,就会得到更多的认可。
3. 婚姻前、婚姻中以及分离后的抚养情况:法院会考虑孩子在婚姻期间以及分离后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以及父母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参与了抚养工作,是否存在对孩子的照顾不周等问题。
4. 父母的行为和態度:一方面,在抚养纠纷中,如果其中一方有暴力行为或虐待孩子的行为,那么另一方当然可能赢得抚养权。另一方面,法院也要考虑到双方的态度和人品。如果双方都有责任感、父母爱,法院会倾向于更加公正地判定抚养权。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会权衡以上各因素,但是最终的判断取决于孩子的最佳利益。当一方被判定获得抚养权时,另一方也有权要求探望孩子,并负担一定的抚养费用。抚养费用的数额,一般由双方自愿协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就需要法院来裁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罪,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刑法第240条的罪名为“弃养罪”并予以惩处。
总之,无论哪一方获得抚养权,需在抚养方面认真履行责任,注重监督孩子成长过程,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确保孩子健康、快乐、平安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