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划定的用于居住的地块,是农村家庭的住房和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只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人或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因此,农村宅基地并不具有产权,仅仅是土地使用权,在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合法范围内使用。如果农民需要用宅基地进行抵押贷款或者转让,通常只能通过办理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或者转让手续来完成。无法像城市房产一样直接拿到房产证。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推行农村宅基地房屋产权确权和登记,努力把农村宅基地正式纳入到房产体系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农民对自己的住房更加有保障,同时也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增加农民融入市民社会的信心。
总之,农村宅基地拿到房产证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趋势,但是目前实现面还比较有限,需要政策和实际操作的推动。农民在享受宅基地使用权相应的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保障自身权益的受到合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