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罪名通常被定为贪污罪或者侵占罪。
对于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具体的判决时间和判断标准会因为案发时的具体情况和参事人的作为、态度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一般而言,挪用公款十几万元的量级,通常会受到一定的刑事惩罚。
因为在我国法律中,涉及到金融领域的犯罪行为通常都会被定为“数额较大”或“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之一,而挪用公款十几万元的量级,算是相对比较大的一类了。根据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50000至500000元之间的,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而数额在500000元以上的,则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当然,根据参事人的情节和态度不同,具体的量刑标准还会有所调整。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涉及国家财产的违法行为,不仅基于道德和法律上的责任,也应当考虑到其严重性和后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当时刻明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将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更不要将手上的公共资源当做自己的财产使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