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指政府和被拆迁人之间所签订的一种法律协议,目的在于明确拆迁的条件、补偿等事项。不过,实际上,不少被拆迁人在签订协议后,政府方面无法按时履行协议,拖延拆迁时间,甚至在补偿上存在问题。对于这种情况,被拆迁人可以起诉政府侵犯自己合法权益。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拆迁是一项法律程序,政府在实施拆迁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尊重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如政府未能按时履行协议,被拆迁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防护。首先,被拆迁人可以通过与政府方面进行沟通协商,争取解决问题。其次,如果政府方面出现“不作为”或是执法过程存在问题,被拆迁人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是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时,被拆迁人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比如拆迁协议、购房合同、户口本等,通过合法程序申请赔偿或是要求政府方面执行协议,维护自身权益。此外,建议被拆迁人在签订拆迁协议时应仔细阅读,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总的来说,如果政府方面未能履行拆迁协议,被拆迁人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在面对拆迁时,被拆迁人应当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