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夫妻双方决定离婚时,他们可以自己进行协商,制定离婚协议以解决财产、孩子抚养和财务问题等事项。但是,这种自主达成协议的方式并不保证其生效。
首先,离婚协议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离婚协议作为一种合同,要满足合同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例如合法的目的、明确的标的、双方意思表示真实、自由等。如果离婚协议涉及到违法、违反公序良俗等内容,法院可以认为协议无效。
其次,离婚协议需要经过法院确认。当离婚双方达成协议后,需要通过法院进行确认。法院会审核协议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公平合理。如果协议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可以要求双方修改协议并重新确认。
最后,离婚协议的生效需要正式生效程序。离婚协议需要通过法院进行双方确认,并进行强制执行程序,才能真正达到协议生效的效果。如果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或者协议不符合法律规定,那么离婚协议就无法生效。
总体来说,离婚协议自己定的生效与否,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经过法院确认和强制执行程序。因为离婚涉及到财产分割、孩子抚养等重要问题,如果离婚协议不合法或者不公平,就会对离婚双方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离婚双方在协商离婚协议的同时,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协议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