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法律中,挪用公款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被认定为贪污罪或者侵占罪,最高可判处死刑。对于此类犯罪行为,有追诉期的限制,这个限制期是指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长限制期满之日止的期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其追诉期限是15年。意思是如果九年前发生了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那么现在还有6年的时间可以进行刑事追诉。
需要强调的是,追诉期并不是指一定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嫌疑人提起诉讼或者进行刑事调查,而是指在这个时限内,如果有相关证据或者事实可以证明犯罪的发生,那么还是可以对其进行追究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挪用公款是一种涉及公权力和公共财产的犯罪行为,其后果严重,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处罚也是很严厉的。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及时认罪悔过,并主动赔偿财务损失,可以得到法律的宽大处理。反之,如果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那么即使追诉期限已过,法律仍然会给予其应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