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因此需要进行法律惩罚。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挪用公款5万元的情况将受到以下惩罚:
1. 行政制裁:挪用公款5万元以上但未达到10万元的,公职人员或者其他负责人员将被给予降职、撤职或者开除公职等行政处罚。
2. 刑事处罚: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达到5万元以上,就会触犯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这时就需要依法进行刑事追究。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受到以下处罚:
(1) 挪用公款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可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拘役不超过6个月,可并处罚金;有期徒刑6个月以上1年以下,并处罚金。
(2) 挪用公款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可判处有期徒刑1年以上3年以下,并处罚金。
(3) 挪用公款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可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上7年以下,并处罚金。
(4)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造成较为严重后果的,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总而言之,挪用公款无论数额大小,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或者其他负责人员,要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勤勉尽责,认真负责,遵守纪律规定,不得挪用公款,否则一旦触犯法律,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