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角色之一,主要负责日常资金的收、付、储、转、记账等工作。出纳应对资金管理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但是也存在着不法行为,例如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等问题。本文将从出纳挪用公款的原因、过程和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出纳挪用公款的原因
出纳挪用公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贪欲心理:当资金管理处于出纳掌控之下时,一些出纳可能会因个人贪欲心理挪用公司资金。例如,他们可能会将公司所属的资金私自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上,从而窃取公司的资金。
2. 经济压力:出纳们也可能面临财务紧张的情况,通过挪用资金的方式解决个人经济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个人有高额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等情况下。
3. 工作压力:出纳被要求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务,例如发工资、付款等,若他们无法完成任务可能会使用公款掩盖自己的工作失误。
二、出纳挪用公款的过程
出纳挪用公款的过程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 调查:出纳首先会调查公司的资金状况,了解公司的资产,包括财务状况、银行账户余额等情况。
2. 手段:出纳通常采用修改账单、非法转账、弄虚作假等方式来挪用资金。
3. 掩盖:出纳通常会编造一些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行为,例如将挪用资金的原因推到其他员工身上或制作虚假报告。
三、出纳挪用公款的预防措施
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出纳挪用公款:
1. 甄选出纳员工:企业在招聘出纳员工时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确保员工没有违法犯罪记录。
2. 建立严格的制度:企业应该建立专业的财务审计部门,发布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保证财务管理的合法、透明和规范。
3. 监管制度的执行:企业应该加强对出纳员工的监督力度,建立监管制度。企业内部应该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避免出纳员工的个人操作而导致挪用公款。
综上所述,出纳挪用公款的原因有多种,但关键在于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定,通过对员工进行审查和管理,加强监督和检查力度,避免出现挪用公款的行为。同时,从员工和公司两方面入手,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从根本上避免出纳挪用公款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