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补差价房是指政府在进行城市建设拆迁时,依法对被拆迁人进行安置,并以政府认定的房屋价值为基础给予合理的补偿,如果被拆迁人购买了同城区房屋,而新房价格高于被拆迁房的估价,政府会给予一个差价,这就是拆迁安置补差价房。
那么问题来了,拆迁安置补差价房有没有房本呢?结论是:有。拆迁安置补差价房是按照政府公开的价格进行购买的房屋,具有国家的权益和法律保护,购房者在购房时,一定会办理房屋买卖合同和房屋产权证书,这就保证了拆迁安置补差价房的合法性和权益。
平时购买普通的商品房,购房者要办理的证件包括预售许可证、房屋买卖合同和房屋产权证书三个环节。而拆迁安置补差价房的购买流程,则是以政府征迁的房屋估价为基准,将房屋购买款和补偿款一起打到购买者的银行账户。在购买房屋时,购房者同样需要办理房屋买卖合同和房屋产权证书,而且该房产证是设区市不动产登记机构颁发的,完全合法可靠。
拆迁安置补差价房在取得房产证后,属于具有完整产权的房屋,可以正常买卖和交易。因此,各种购房政策和房屋交易税费等规定均适用于拆迁安置补差价房交易中。房产证是买房者购买房屋后证明其所有权的法定文件,如果拆迁安置补差价房没有房产证,那么就无法保障购买者的房屋所有权,也无法保障购买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拆迁安置补差价房是经过政府拆迁并进行安置,被购买者按照公开价格购买的房屋,具有政府认可的权益和房产证,是完全合法的房屋产权,可以正常买卖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