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中,为农民住房居住所需而设立的土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和《宅基地条例》规定,原则上是不允许流转的,但可以通过继承来传承。那么农村宅基地怎样继承权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继承农村宅基地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根据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和被遗赠人。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被遗赠人则是在遗嘱中指定的受益人。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宅基地的继承权并不是自动继承,而是需要申请。在依法继承所有权之前,继承人需向村委会进行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一般要求提供死者的户口簿、死亡证明书、继承人的身份证和户口簿等证件。在申请过程中,要求继承人确实对村庄有贡献或有住房需要。一旦符合条件,经村委会审批,即可继承农村宅基地所有权。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继承农村宅基地的继承人应当尽快将权属变更手续完成,并向有关部门办理土地证。在办理土地证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村委会核准的宅基地继承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土地使用证等相关材料。只有在完成土地证办理后,继承人才真正拥有农村宅基地所有权。
综上所述,继承农村宅基地需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符合继承条件后向村委会申请,办理权属变更手续及土地证。只有依法继承,严格按照程序办理,才能确保继承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也可以为农村宅基地的保护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