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给个人带来法律风险,还会损害公众的信任和对政府的信誉。一旦被发现,不仅会受到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的追究,还可能严重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和信用记录。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是被认为是一种刑事犯罪,主要根据该行为的情节和后果严重程度来判定刑事责任。如果挪用公款的金额较小且后果不严重,通常会被处以行政拘留或罚款的处罚。而如果挪用公款的金额较大或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一般会被判处刑事拘留或监禁,甚至可能面临被开除公职和取消政治权利等更为严重的后果。
虽然在立案后还清挪用公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情节和可能受到的法律后果,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对法律和公众的不良影响。对于已经主持了调查和立案程序的部门和人员,其依法行使职责的意义和作用是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防范类似的违法行为对公共利益和公共信任的损害。因此,在接受调查和立案后主动交出涉及的资产或金融方面的损失并向社会公开道歉,可能为被告提供较好的避免后果的机会,但是并不能保证被告将完全免于法律责任。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它必然会带来一定的严重后果。立案后还清或者主动上交违法所得等举措,可以被认为是缓解罪行的情节和避免严重后果的一种方式,但并不能保证被告免于法律追究和监管部门的惩罚。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遵守法律,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行为准则,保护自己的权利和信用记录,也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