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
在挪用公款450万的情况下,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告人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但具体的刑期应当参考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犯罪情节、挪用公款的数量等多种因素,在判决时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如果被告人属于初犯,并且在法庭上有自愿交代和积极悔罪的表现,同时被告人所挪用的公款并未对社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那么判处较轻的有期徒刑是比较合适的。如果被告人在作案时采用了诈骗、欺骗等手段,且其挪用公款的数量较大,那么就应当判处较为严重的有期徒刑,以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判决挪用公款450万的罪犯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做出判决,并在判决中体现其对社会的危害性和违法的严重性,同时也要体现法律的公正和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