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一种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离婚需要经过法院判决,但是双方亦可以自行达成协议离婚,这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条文进行规定。如果其中一方患有精神疾病,是否可以跟他协议离婚的问题,则需要根据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进行一定的探讨。
首先,普遍而言,精神病人并不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在处理各种日常事务上都可能受到诸多限制。如果精神病人的心智状态或情感状态无法稳定,无法保证他们对离婚协议的理解与合法性,那么协议离婚也就无法进行。因此,需要根据精神病人的具体病情,是否能够保证其行为的合法性。如果无法保证,需由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负责签署协议文件。
此外,协议离婚也要考虑到精神病人所处的实际情况,他们常常需要得到额外的帮助与支持,离婚会对其造成的生活、心理障碍等因素有无法预料的影响。需要对此进行充分的评估,并保证对其的法律保护,在协议离婚时应给予精神病人合理的补偿。
总之,精神病人是否可以协议离婚与其病情、能力以及双方的具体情况息息相关,需要多方面进行考虑,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和安全,同时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