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将公款用于个人或其他非法目的,违反了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也会对腐败问题的治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法律具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惩罚。
对于挪用公款后退回的情况,首先要强调的是,归还公款并不意味着违法行为消失了。因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有义务保管、使用、支配公款的,一旦挪用了公款,就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所以,就算退回了公款,也仍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具体来说,挪用公款后退回的行为应当被认定为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款。根据挪用公款的情况不同,有权机关可以确定刑罚的轻重。法律规定,如果挪用的公款数额较大,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应当定罪量刑较重。而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小,且没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判刑可以相应地减轻。
此外,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还应当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因为挪用公款可能会给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方带来财务损失,甚至会影响其正常运营。因此,挪用公款的行为人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赔偿由受损方与挪用公款人协商确定具体数额。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会影响到治理腐败的工作。挪用公款后退回固然需要受到惩罚,但是法律强调的是挪用公款本身就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不应当因为退回公款而减轻处罚。因此,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不管是否退款,其犯罪成立与否应当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