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年满10周岁后可以在离婚案件中参与抚养权的争夺。但是,仅仅是提出意见,实际上是由法院根据孩子最好的利益作出抚养决定。
在抚养权争议中,法院将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孩子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父母的工作状况以及亲戚朋友的关系等。在进行法庭辩论前,法院通常会指定心理学家和儿童抚养顾问等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建议,以确保最终的决定符合孩子的最佳利益。
然而,虽然孩子可以在抚养权上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但实际上孩子对于如何抚养他们的权力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孩子可能缺乏足够的情感和心理成熟度来理解抚养权决定的意义和后果。因此,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最终的决定是由法院根据孩子最好的利益作出的。
总的来说,抚养权争议通常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法院根据多种因素作出综合考虑和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发表他们的观点和意见,但最终决定应该是基于孩子最好的利益,并由法院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