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所有的住宅用地,也是农村居民基本的生产生活场所。关于农村宅基地的取消,实际上是指近年来国家对宅基地政策的变化。
具体来说,我国农村宅基地政策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宅基地政策的出现
1985年《中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了保障农村居民宅基地的政策,并在1988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正式确立了农村居民有权拥有宅基地的权益。
第二阶段:宅基地政策的加强
2001年《农村宅基地条例》的颁布实施,明确规定农村居民只能拥有一个宅基地,此举是为了避免宅基地过度扩张和浪费。
第三阶段:宅基地政策的变化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要求,旨在实现宅基地的有限制使用权,以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难等问题。
2019年3月,国土资源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可流转,并逐步开展试点。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政策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国家开始推行宅基地流转试点,但对于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来讲,目前仍然无法实现宅基地的全面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