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拆迁是指为了公共利益或城市建设需要,对居民或企业的房屋、土地等财产,由政府或其委托的单位进行征收或收回。在此背景下,往往需要进行协商和签订协议,以保障权益。
在拆迁协议签订后,居民或企业可以拿到相应的拆迁补偿。这些补偿可能包括房屋、土地的价值补偿、搬迁费用、临时安置费、被征收人生活困难补助等。在协议中,被征收人也要有清晰的权益保障条款,以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然而,真正拿到补偿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一些地方政府和拆迁公司会采取各种手段,导致被征收人未能拿到全额补偿,或被强迫签署不具法律效力的协议。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需要有相关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制度建设外,还需要被征收人的权利意识提高,了解自身权益并争取自身利益。
综上所述,拆迁签了协议可以拿到钱,但还需要政府、拆迁公司等多方面的保障,以及被征收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行动能力。在拆迁过程中,被征收人需要谨慎对待,并选择合适的渠道和方式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