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国家所有的土地,依法划拨给农村居民个人或者家庭的住房用地。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的用地,只能用于居住,严禁用于其他经济用途。对于农村宅基地的买卖或者赠与问题,应该根据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按照《宅基地条例》,农村宅基地的性质是居住用地,不能用于其他经济用途。因此,买卖或者赠与农村宅基地无法进行,涉嫌非法经营和破坏乡村宅基地制度。
其次,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能被私人占有。农村宅基地划拨给农村居民个人或家庭使用是基于居住需求而进行的,而不是用于投机经营。因此,私下买卖或者赠与宅基地会侵犯国家的土地所有权,是非法的行为。
不过,在实际运作中,个别地区及个别情况下,存在宅基地流转的现象。但是流转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政策精神,并且由村民本身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程序合法、秩序井然,不得损害农村宅基地的基本属性,不得侵犯国家的土地所有权。
总之,农村宅基地只能由国家依法划拨给农村居民,不能买卖或者赠与,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因此,个人和民间组织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护好农村宅基地,发挥其对于乡村建设和居民生活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