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户依法取得并登记在册的用于建造住房或其他生产经营用房的土地,并由农村集体所有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户占有、使用和收益的土地。在宅基地的使用上,农村宅基地可以进行建设、使用和转让等,但是在转移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比如需要由乡镇政府审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字等。此外,在农村宅基地的补助政策方面,也有一些规定。
首先,对于宅基地的建设,新农村建设中要求县财政扶持农村住房的建设,具体政策包括:给予资金奖励,对新建的农村住房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对于需要借款的建房户提供一定的贴息措施。此外,国家也对于农村宅基地建设提出了若干要求,比如建房面积不能超过120平方米,其中主体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
其次,在宅基地转移方面,农村宅基地可以进行租赁、出售或赠与等方式进行转移,但是需要遵循相关规定,比如需要得到所有权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等。此外,有些地方也会规定对于宅基地的转移需要征收相关土地转让税等费用,需要按照地方政策进行缴纳。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宅基地而言,其补助政策主要体现在对于建设方面的资金补贴和对于转移方面的政策规定,但是并没有直接补助农村宅基地的资金补贴政策。因此,农村宅基地经济上需要着重关注农户自身的经济来源,比如农村产业链的构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