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纪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共财产,破坏了公共形象和纪律。因此,挪用公款的行为一般会受到严厉的处分。
具体来说,挪用公款的处分分为行政处分和刑事处分两种。
行政处分指的是对公职人员的惩罚,主要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大过、记小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措施。具体处分方式由违法情况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来说,挪用公款数额越大、时间越长、使用目的越严重,所受到的行政处分也会越严厉。
刑事处分指的是依法处理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即属于职务侵占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数额在30万元以下,但在10万元以上,即属于挪用公款罪,同样应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被判处拘役。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共财产和公共形象,因此必须受到严厉的处罚。除了行政处分和刑事处分,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还应该追究民事责任,一旦涉及到民事索赔,被罚款的可能更加惹人恼火。因此,公职人员在工作当中一定要严格自律、规范操作、勤政廉洁,以免不必要地触犯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