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持之以恒、严重的人格上的缺陷和异常,这些缺陷和异常固定不变,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和感情适应能力,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在法律上,人格障碍患者可以得到抚养权,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
首先,要看人格障碍患者的状况严重程度。如果患者的人格障碍不严重、不危及子女安全,那么可以考虑给予其抚养权。如果患者的人格障碍较为严重、具有侵害子女安全的风险,那么则需要考虑其他方案,不能轻易地给予其抚养权。
其次,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态度来决定是否给予其抚养权。如果患者接受治疗并表现积极、积极改变自己的人格缺陷,那么可以考虑给予其抚养权。如果患者拒绝治疗或疗效不佳、表现消极、无法积极改变自己的人格缺陷,那么给予其抚养权的可能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最后,也需要考虑其他人的意见。比如说,如果其他家庭成员、社区邻居等认为患者不适合担任抚养人,那么也会影响决策。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听从其他人的意见,而是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客观公正的决定。
综上所述,在一定的条件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得到抚养权。但需要在个体的具体情况、治疗态度和社会认可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评估,才能做出合理决策,保护孩子的权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