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夫妻自愿协商达成的离婚协议书面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协议书中约定的内容涉及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等事项。一般来说,离婚协议书签字生效后,如果一方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该协议就会生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当事人在签订协议书之日起三个月内,任何一方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无效诉讼,对协议的内容进行争议。如果只是未履行,未起诉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没有期限限制,但是权利人要注意凭证问题,以免证据不足。
因此,如果当事人在离婚协议书签字生效后的三个月之内,没有向法院提起无效诉讼,则协议书中的约定就会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当按照约定执行。如果一方当事人在签字生效后的三个月内未能起诉,也就是协议已经生效,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放心地按照协议约定行事,因为离婚协议书已经具有法律效力。
总之,在签署离婚协议书之前,双方当事人应仔细商讨、达成协议,并在协议书中明确写明各项约定及分工,避免出现未尽事宜或模糊不清的问题。而在签署协议书后,如果一方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起诉,则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切实履行,以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