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议离婚后,如果有一方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协议中的某些条款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这一方是可以起诉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协议离婚只是一种方式,离婚本身是法律行为,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协议中的某些条款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比如协议中涉及财产分割的部分未得到公证或司法机关的认证,或者在协议达成之前一方已经有过不当行为,导致对协议的签署产生了影响,那么这样的协议是无效的,这一方是可以起诉的。
另外,如果协议中的某些条款与法律规定相冲突,这一方也可以起诉要求修改协议,以符合法律规定。
此外,如果协议离婚中有涉及到子女抚养权、探视权等问题,如果离婚后出现了一方无法履行协议的情况,比如拒绝支付抚养费或拒绝让子女与对方见面,这一方也可以起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协议离婚后是否能起诉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事人应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方式。如果担心协议中的某些条款存在风险,建议请律师参与协商过程,并对协议进行审核,以免日后发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