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以自己的方式将公共财政资金用于非法目的,严重损害国家财产和公众利益。该行为在中国是非常严厉的罪行,使罪犯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在中国,挪用公款一般立案数额非常重要,因为该罪行与挪用的金额成正比。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涉及金额超过5000元,就要构成犯罪。金额小于5000元情况,不构成犯罪。因此,立案金额至少为5000元以上。
但这只是一个最低的限度,根据情况可能会更高。如果该罪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或对公众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价格会远远高于5000元。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立案金额。罪犯的身份及其在国家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一些重要的政府官员,如市长、大型企业领导等,如果涉嫌挪用公款,其立案金额将是比较高的。
总体而言,挪用公款的立案金额至少为5000元以上。但是,实际上还取决于具体情况以及被告人在社会和政府中的地位和性质。无论如何,挪用公款的行为是被中国严密禁止的,一旦被确定,将面临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