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宅基地必须由集体土地划拨而来:宅基地是指集体土地上供农民住房及其他附属设施使用的固定用地,其永久使用权必须经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等)同意,并由行政权力机关批准;
2. 宅基地的用途限定为居住场所:宅基地必须严格用于农民自己的居住需要,不得改变用途或转让他人,同时不得承租、出借、出租等任何形式的转移;
3. 宅基地面积有限制:政府规定每户宅基地的最大使用面积为不超过2400平方米,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4. 宅基地不得出现浪费、闲置等情况:农民在使用宅基地时,必须加强管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不得出现浪费、闲置、荒地等现象;
5. 宅基地的权属要明确:政府要确保宅基地的权属明确,不得出现权属争议,同时也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6. 宅基地的行政管理要规范:政府要对宅基地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确保农民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也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滥用职权;
7. 宅基地要遵守环保要求:农民在使用宅基地时,必须遵守环保要求,不得非法采矿、垃圾乱倒等行为,同时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8. 宅基地最好能够实现产权制度化:政府要积极推进宅基地的产权制度化,使农民可以依法依规使用宅基地,同时也便于进行土地流转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