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农民自用居住的土地,是农民的重要财产,可以附着在农民个人的身份上,并且可以流转。但是,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加速,很多农村宅基地面临被征收、被征用、被改变用途等问题,使得很多农民对宅基地的保全产生了担忧。那么,有证农村宅基地是否能保全呢?
首先,有证农村宅基地的合法性不能被否定。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农民可以依法依规获得对自然村统一编制范围内的宅基地,宅基地证书是农民财富的重要载体。同时,农民有权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权利。
其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护农村宅基地的合法权益。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关规定》规定,“依法获得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自治组织讨论决定,可以流转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承继和继承人争议解决,应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同时,我国还出台了《农村宅基地最高额补偿标准规定》,明确了征收农村宅基地应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补偿,并对农民的宅基地权益进行了保护。
再次,全社会对农民的宅基地权益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农民宅基地作为农民的财富,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很多公益机构都会加入宅基地保护和维权的行列,力争农民的宅基地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综上所述,有证农村宅基地是可以保全的。但同时需要注意,农民要依法依规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并且积极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自治组织等渠道维护宅基地权益。同时,政府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宅基地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农民的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