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的住宅用地,是农村居民基本的生产生活场所。宅基地的“宅”指的是住房建筑,而“基地”则指的是住房建筑所处的土地。在宅基地政策实施前,农村居民大部分没有居住用地,生活非常不便。而随着宅基地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可以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居住,这为广大农村居民改善生活、稳定安居提供了保障。
对于宅基地多的农村居民而言,是否需要缴纳税款还是会有所不同。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家保障农村居民的宅基地不被侵占、不得买卖、转让。因此,以宅基地为基础建造的住房,虽然是属于私人住宅,但并不属于房地产。因此,宅基地拥有者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类似于房地产的税费。
除此之外,宅基地拥有者也不需要缴纳房产税。在我国,对于家庭唯一的住房免征房产税,而宅基地属于住房建设主体的一部分,所以宅基地拥有者也同样可以享受房产免税政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拥有宅基地的农村居民通过宅基地进行经营活动,比如租赁宅基地上的房屋、养殖等,这时就需要缴纳相关的税款了,比如租赁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养殖收入需要缴纳消费税等。
就此而言,可以得出结论:农村宅基地多的拥有者,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缴纳税款的,但如果进行了相关的经营活动,就要根据业务的不同缴纳相应的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