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以非法手段占有或使用国家或集体的财物。这是一种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针对挪用公款的情况,我国法律一直保持着“零容忍”的态度。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下,按照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九条:“侵占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侵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挪用公款一万元的刑期可以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可被判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判刑不仅仅取决于挪用的金额,还要考虑具体的情况,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以及挪用的原因等等。
除此之外,挪用公款还会被追究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所以,我们必须懂得珍惜公款,不要挪用公款,否则不仅会被刑事惩罚,还会被追究其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