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住房用地,属于国家所有,按照法律规定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国家所有。宅基地是集体土地中划定出来的用于集体成员自建住房及相应生活设施的土地,是农村居民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农村居民除农田外的重要财产。而且宅基地是由国家法律赋予农民的不动产权利,在《物权法》中被确定为不动产,即宅基地属于农民的不动产财产。
宅基地可以用于个人的自建住房及相应生活设施,也可以经营、转让、抵押和继承等。因此,宅基地具有房产的基本属性,是农民家庭中的房产之一。同时,宅基地也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和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宅基地的价值也在不断上升。
总之,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的不动产财产,可以用于个人居住,也可以经营、转让、抵押和继承。因此,宅基地可算得上是农民家庭的名下房产。农民拥有宅基地,也拥有了自己家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