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农村宅基地已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农村宅基地1.3亿余宗,总面积达到1.5亿亩以上。这个数字占到全国土地面积的17.3%,居民家庭的住房、生计经营和农村社会文化活动,都得益于这些宅基地的存在。
北京市百姓公社社长、鸟巢草坪会务中心物质管理处处长赵金先表示,农村宅基地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发展、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无数农村劳动力游离于城乡之间,对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和管理也提出了挑战。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村宅基地真正成为农民家庭的长期福利,是当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一些宅基地流转、乱建乱用等问题,有关部门也在加强管理和监管,保障宅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和效益。
总之,计划经济时期开展的宅基地制度,至今仍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成功的组成部分之一。从数量和面积来看,农村宅基地已成为全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和利用的问题将持续存在,并成为当前乡村振兴道路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