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是属于贪污罪的一种形式。贪污罪的刑法规定是较为严格的,从轻处罚很难。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的罪行被认定后,刑事责任是难以免除的,而刑罚的轻重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现行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超过五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从法律层面上来看,挪用公款的情况根据具体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判罚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小,情节相对轻微,则可以通过缓刑等处罚方式进行处理。
但是,挪用公款5年能否判缓刑,要看具体的情况。例如,造成的损失有没有得到有效的赔偿、被告人是否具有悔过态度、是否曾受过惩罚、家庭背景是否稳定等等。这些都是考虑缓刑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都倾向于缓刑,那么就有可能判处缓刑。
总的来说,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刑事责任是不可避免的。被判决后,法律会对案件进行审判,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决刑罚。如果各种情况都能够支持缓刑,那么缓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社会影响巨大,那么缓刑的可能性就几乎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