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签订离婚协议书是一种常见的婚前财产约定,旨在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财产分割、维护双方利益等事宜,减少因财产纠纷而导致的婚姻破裂的可能性。但是,婚前签订的离婚协议书是否有效,可行性如何呢?
首先,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有权自主决定财产分割的方式,但是必须符合法定原则,不能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因此,如果婚前签订的离婚协议书违反了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将无法发挥效力。
其次,婚姻是家庭、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于婚姻关系的解除,应当从保障家庭和谐、尊重家庭财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如果婚前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在价值分配、子女抚养等方面存在不公平或不合理情况,也可能面临无效的风险。
最后,婚姻关系的解除需要经过法定程序,离婚协议书只是一种民事协议,不能替代法定程序成为离婚的唯一方式。因此,虽然婚前签订离婚协议书可以对夫妻双方的财产及权益进行约束,但是需要在法定程序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将无法起到实际的效果。
综上所述,婚前签订离婚协议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夫妻双方的财产及权益进行约束,但是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并且不能替代法定程序成为离婚的唯一方式。因此,在签订离婚协议书前,夫妻双方需要充分了解法律的规定,遵循原则,达成合理、公正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