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它严重侵犯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利益。挪用公款130万的人无疑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于这种罪行是否能缓刑,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
首先,挪用公款的数额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般来说,数额越大,罪行越严重,判刑就越重。一般认为,数额超过100万元就属于巨额财产罪,法院会给予较重的刑罚。因此,130万元的数额已经属于较为严重的罪行,按理说不太可能被判缓刑。
其次,缓刑的条件也要考虑。缓刑是法院给予有罪判决,但不立即执行刑罚,让被判罪犯在一定时间内表现良好,有机会改过自新。但缓刑条件要求较高,比如要求犯罪人认罪悔罪,积极赔偿损失,没有再犯罪意识等。如果被判缓刑的犯罪人没有达到这些条件,法院就不会给予缓刑。
最后,个案因素也要考虑。每个案件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法院会根据犯罪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给予缓刑。比如,如果犯罪人是首次犯罪,有悔罪表现,没有其他违法犯罪记录,那么可以给予缓刑。但如果犯罪人屡犯不改,不认罪不悔罪,那么就难以获得缓刑了。
综上所述,要判断挪用公款130万能否缓刑,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数额、缓刑条件和个案情况等。如果犯罪人有认罪悔罪表现、愿意积极赔偿损失,并且没有其他违法犯罪记录,那么可以考虑给予缓刑。但如果犯罪人态度恶劣,不愿意认罪悔罪,并且又有其他违法犯罪记录,那么就难以获得缓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