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夫妻在感情出现问题、矛盾激化后,通过协商达成离婚协议,这其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就是夫妻双方在喝酒的情况下达成协议,也就是所谓的“和老公喝酒协议离婚”。那么,这种方式的离婚协议是否有效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离婚协议是法律上认可的文书形式,必须经过双方签字,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才能生效。而“和老公喝酒协议离婚”,一般只是口头上的协议,没有书面凭证,因此在法律上并没有实际效力。
其次,喝酒会影响人的理智和判断能力,如果在酒精影响下作出的协议,很可能是不合理的、情绪化的、片面的,可能会导致后患。比如,可能有人在喝酒时对协议内容不明确、意思不清,或者被对方说服或威逼等原因而做出了让步,但事后可能会后悔或者认为不公平,这样就会导致争议甚至打官司。
另外,离婚涉及到夫妻财产分割、抚养孩子等多项内容,这些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需要认真协商,保证各自利益得到合理的保障,在酒精的泛滥下,夫妻可能会言辞激烈,容易吵架,导致协商不成,也有可能因为双方对情感问题认识不同,对财产和抚养方式的分配产生争议,因此,在办理离婚过程中,需要面对现实问题,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协商和协调,才能保证离婚协议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综上所述,“和老公喝酒协议离婚”并不是一个稳妥可靠的方式,建议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达成前,认真思考,慎重考虑,选择正常的离婚途径,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后续执行的顺畅。即便是已经达成了类似协议,也需要在法律程序上正式办理,经过法院审批才能认定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