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就解决离婚后的财产分配、抚养子女、约定赡养费等协议的一种书面形式。如果双方达成的离婚协议合法有效,离婚程序就可以相对简单地进行。
然而,如果其中一方或双方出现变卦,或者其中一方认为协议不公平,那么离婚协议书就会遭遇争议,同时会对双方财产以及子女抚养等问题造成影响。这时,被起诉的离婚协议书能否被判定有效呢?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协议书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具有民事法律效力。如果双方在签订协议时都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且在无恶意、欺诈或胁迫情况下达到了协议,则这份离婚协议书是合法有效的。但是,如果涉及到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财产分配等重要问题,离婚协议书必须得到人民法院的认可并作为离婚裁判的依据,方可具备法律效力。
如果协议书的条款涉及到离婚方的双方权益,且离婚协议书的条款明显不公平,那么一旦其中一方提出反对,人民法院将会在审理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裁判。
总之,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与其条款的合法性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直接相关。在签订离婚协议书时,应确保协议合法规范,注重双方利益平等并得到法律审批;若出现协议书不合理情况,需要及时向法院申请调解或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