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用于规定离婚后双方的财产分配、抚养子女、赡养父母等相关事项。而离婚协议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其制定的方式和内容是否合法、有效。
对于离婚协议的制定方式,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采用口头约定、书面约定、调解书、仲裁书等形式。其中,书面约定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也是最具法律效应的方式。
如果离婚协议是由夫妻双方私下写字而成,是否具有法律效应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国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只要满足合法的要求,便可以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的有效性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协议内容应该具备合法性,即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和社会公德;其次,对于涉及到夫妻双方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事项,协议应该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愿,不存在一方被强迫或者欺诈的情况;最后,协议应该经过婚姻登记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的确认,才能真正具有法律效力。
总之,离婚协议的制定方式和内容都需要合法有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规范离婚过程、保护双方权益的作用。建议夫妻双方在制定离婚协议时,尽量选择正规的方式并请律师参与,确保协议符合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出现纠纷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