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指政府为了推进城市更新,拆除旧城区居民家房屋后,将居民安置在新建的房屋内。这种房屋建筑面积和居住面积多半不算大,房屋通常具有一定的硬伤和使用寿命,购买、出租难度相对较大。
对于想要拿到拆迁安置房房产证的业主,需要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和规定来操作。通常,手续具体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签订协议。拆迁安置房屋主要是政府与业主之间签订协议,业主签字确认同意拆迁,并承诺不再要求安置新房。此外,相关的协议中还将涵盖业主的补偿问题。
第二步:补偿。这里的补偿是指业主应该得到的经济补偿费用,例如房屋的临时安置费、搬迁费、新房初始装修费等等。
第三步:办理房屋权证。当拆迁安置房屋主完成以上两个步骤后,便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房屋权证。
需要注意的是,拆迁安置房屋的产权归居民所有,权利的来源来自政府的处置重建,不再依照三证合一的房地产证书。产权的转移,不是通过正规的买房方式进行交易,而是经政府加工复核再印制相关的产权证书。拿到产权证书后,业主可以办理水、电、燃气缴费、贷款等相关业务,但在建筑物完工前,业主应一直向政府交纳相应的拆迁费和临时安置费。
总之,拆迁安置房屋的产权转移和常规房地产的转移方式有所不同,需要居民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政府部门沟通申报,才能按时领取房屋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