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在法律上并不需要进行公证,但建议夫妻双方能够通过公证的方式来确认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以后形成二次纠纷。
公证是一种法律上认可的有效方式,公证员作为第三方独立的中立人,可以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并留下证据,提供法律保障。例如,在未来协议的履行中出现争议时,公证书将被作为有效证据,有助于法院的判决。而且,如果此前已公证,双方如果一方不履行,对方就可以在12个月内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强制执行。如果没有公证,只能根据合同法提出民事诉讼请求强制执行,这需要相当的时间和精力。
在进行离婚协议的公证时,需要双方到公证处办理,并出具相应的证件、材料等。而且,公证费用也需要双方承担,并根据地区的不同,收费标准也有所差异。
总之,虽然离婚协议在法律上并不需要进行公证,但经过公证可以使协议更具可信和合法性,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如果双方财产分割比较复杂,建议进行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