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后确立双方财产、子女抚养等事项的重要文书,通常需要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法律效力的协议书。但是,如果离婚协议存在以下六种情况,将被视为违法:
1.违反法律规定:离婚协议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并且不得侵害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如果离婚协议违反法律规定,例如强制离婚、违约金高于法定最高限额等,会被认定为违法协议。
2.过度偏颇:如果离婚协议在分配财产、抚养子女等方面偏袒一方,或者偏见太过明显,将为不公正协议。
3.因诈骗或欺诈达成:如果一方或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存在欺诈或诈骗行为,例如故意隐瞒财产状况或身份情况、威胁或欺压等,就会被认定为违法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4.损害子女合法权益:离婚协议应当合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如果离婚协议内容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等权益构成侵害,则视为违法。
5.非自愿签署:双方离婚协议的签署应以自愿为前提,如果是在双方不同的心理、人身、财物等方面遭到胁迫、欺骗等底线情形下签署的,也称之为违法协议。
6.未经法定程序:离婚协议的效力形成依赖于法律程序,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协商、签署、公证等环节。如果没有经过法律程序,离婚协议将失去法律效力。
总之,离婚协议违法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在协商签署过程中各方充分考虑,遵守国家法律规定,保护各自的合法权益,才能确保离婚协议真实有效。